ag亚游

2024国情教育讲座第三讲|方守恩: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

发布时间:2024-11-15浏览次数:10


1113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同济大学共同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围绕“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开讲。部校共建主任孙卫星、校副书记吴广明参加,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主持讲座。



本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6场讲座采取“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形式,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以及本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共计5000余人次共同参与第三讲的听课活动。ag亚游-真人ag-亚游平台 2024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2024级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闵行校区第二教学楼213教室全程聆听本次讲座,同步参与国情教育讲座。



交通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息息相关


方守恩首先阐述了交通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史料和有趣的案例,包括15世纪以前的近海航行,1842年运输业迈进蒸汽动力时代,以及当前长三角地区城际道路和铁路网的分布,方守恩指出,“交通不仅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人民生活质量的表征。”


交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时空观下呈现出相互影响、互为助力的关系。方守恩认为,生活生产的发展对交通提出要求,继而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带来基础设施的改进。随着效率的不断提升,人类的活动范围也相继扩大和加快节奏,而社会经济和生活生产的进步又对交通提出了新要求。



方守恩从现代交通的不同人造动力,包括道路、轨道、水运、航空、管道、航天等,讲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配以生动的图示加强同学们的历时性理解。他强调,“亚洲文明因为‘交通’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交通在加快人类文明的演化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


中国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交通


谈及“中国道路”,方守恩梳理了从古至今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他提到了新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包括瓶颈制约期,快速发展期,跨越式发展期三个阶段。他指出,“在国家交通事业日新月异的各个阶段中,始终将保障民众福祉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要义,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



方守恩着重提到,“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农村交通建设方面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交通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将100%通上硬化路、100%通客车。


当代中国交通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和接续努力,正在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上,方守恩认为,公路设计的新理念应包括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质量第一,树立节约资源”,“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理念。


中国交通中的“同济人”


从筚路蓝缕到根深叶茂,同济大学交通领域的耕耘者们勤勉不懈,成就斐然。无论是深耕科学研究的沃土,培育交通人才的摇篮,还是投身社会服务的前线,同济人均与中国交通事业的蓬勃飞跃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方守恩介绍,同济拥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研发平台,同济人的身影更是映射在桥梁、城市轨交、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多个项目建设中,在嘉定校区更是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网联测评基地。这也应证了交通运输工程作为一个全方位的交叉学科,与多个学科应用领域交互学习,共同发展。


未来交通畅想:星辰大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包括交通重点领域改革如何走深走实。


方守恩指出,“交通装备是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运输服务是交通提供的最终产品,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他从安全保障、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人才培养和治理体系几个方面分别为到场以及线上的同学们讲解核心知识点。



在科技创新层面,如何使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安全绿色技术赋能交通行业,是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和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放眼未来交通发展前景,他表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撑下,未来交通拥有无限可能性。


方守恩最后强调,交通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交通强国、走“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同学们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交通、智能交通助推中国交通强国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方守恩与现场师生就多个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对话,这些议题包括“交通规划的环保创新实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交通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互联互通”。当被一位同学问及“环保创新”在交通规划中的具体体现时,方守恩详尽阐述道,“我国正坚定不移地在交通蓝图中融入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宏伟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大力推广电动交通工具、加速构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及深化交通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持续引领交通行业向低碳、环保的未来发展路径迈进,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守恩耐心和细致地解答了师生们所关切的问题,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于2018年开办,至今已办八期。讲座与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紧密结合,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邀请委办局领导、高校和智库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今年,第九期讲座再做创新,邀请六所高校主要党政领导轮值主讲,面向六所部校共建高校师生集中授课。


听课心得


方守恩书记主讲的《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深刻地揭示了交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发了我的思考。随着生活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交通不仅承载着人们的日常出行,更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交通效率的提升,人们的活动范围得以不断扩大,这也进一步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性进步。

在这组关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交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它不仅推动了基础设施的改进,还加速了人们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在现代社会,交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交通工具,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例如,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农产品售卖曾经极大地受限于村庄的交通状况,这也是导致许多村庄贫困的原因之一。而当下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拓宽了农产品售卖的路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有助于贫困县脱贫。

——ag亚游-真人ag-亚游平台 2024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王馨苑


在今天的讲座中,方守恩书记通过回顾中国从古至今的交通运输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通过交通工具的演进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听完这场讲座,我深受启发,不仅对中国的交通历史和时代国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对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革推动现代化进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中国的交通运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的驿站系统、驴马运输到水路运输的兴起,再到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从民国初期的铁路发展到21世纪新时代的大规模铁路建设,中国逐步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从“交通大国”成为了“交通强国”。

方书记为我们深入讲解了中国交通建设发展历程中的一条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是推动中国交通网络建设的动力,也是中国道路、铁路、航空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油路”的交通发展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道路建设方面的深刻洞察与独到战略。

方书记提到,“要致富先修路”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中国交通发展的实际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刻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在偏远山区还是沿海发达地区,交通的便捷程度都直接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交通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便捷的出行,更是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修路、建桥,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广袤的中国不仅实现了内陆与沿海的快速连通,更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更便捷的物流通道,为实现地区经济平衡、消除贫困奠定了基础。

在当前的公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了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则。这些理念的实施,不仅是对新时代交通建设的总体要求,也为中国的公路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这场讲座,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交通发展背后的历史脉络,也深刻意识到交通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从古代的驿道系统到现代的高速公路与高铁,交通的演进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它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缩影。中国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增强了国内各区域的联通性,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现代化成就。

——ag亚游-真人ag-亚游平台 2024级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 朱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