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亚游

社会实践丨记忆遗产:青岛市近代城市民居开发与保护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9-04-09浏览次数:7207

1931年,青岛在小鱼山以西开辟金口一路、金口二路、金口三路成立新别墅区,形成了“红瓦绿树”的青岛独特建筑风格。


目前西部老城区有近600套老别墅住着普通百姓,一座小洋房里被安排进多家住户,原来一家住户独享三室一厨一卫的条件,被分给起码七八户居民共同享受。


本次社会调查以青岛近代城市民居为调查对象,在德县路、观海路、江苏路、小鱼山、信号山、沂水路、浙江路、莱芜二路、大学路、武定路、甘肃路等地走访,沿路分批分段进行调查,了解近现代城市民居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以期青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永久地传承下去。


沂水路3

沂水路3号,原为德国盖尔普克亲王别墅旧址,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114年的历史,德占青岛时期私人庭院别墅,如今依旧保存完好,现已成为民居。其占地面积为1995.34平方米,建筑面积63750平方米。


从外观看,房子整体保护较好,外墙有微微暴露的裂痕和轻微的褪色,据了解,房子在早前翻修过一次,后来就未再修缮,在个人买来居住之前,德国会拨款来进行原样维修,现在房子整体较好,出现小的问题都由住户自费维修。

从屋内看,室内总体格局未做改变,基本按原样翻修,为适应现在的生活需要,极个别地方有大的改动,例如安装暖气需要破坏墙壁等。房子坐北朝南,向阳,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屋内宽敞,夏日凉爽宜人。该别墅现由4家住户合租,租户都表示对这里很有感情,住得很舒心。


调查发现,在旅游旺季,住户表示过多的游客会打扰平日的休息,最常见的是垃圾遗留问题,不少游客参观的时候只顾欣赏美景,没有带走自己的垃圾,散落在庭院里,常常需要住在这里的居民来打扫。三四年前,办事处有派专门的人员前来打扫卫生,但居民表示,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就撤走了,此后就没有再派人过来,都是居民轮流分工来打扫。

当问及对于这些老建筑的开发保护意见,她们很热情,纷纷表示,对于古建筑应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翻修,最好不要进行拆迁等一系列活动,大面积翻修也会导致人心惶惶,唯一希望的就是可以给他们营造一个干净也稍微安静的环境,可以在这些民居里设有专门清洁人员,或者以某种方式制止乱丢垃圾的行为。


甘肃路55号


甘肃路与广东路相连的两条街道多为二层小楼,每位住户占有大约十平米的小间,据了解,本区域原住户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两户,其余住户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原住户向天主教堂租住房屋,每间一年300至500元不等。外来务工人员向原住户租住房屋,每月300至400元不等。

居住在甘肃路55号的是两位年近80岁的老人。这间房子是从上一辈传承下来,从房子建成至今已有近100年多年的历史,目前住户已在此居住70多年。


从房屋内部看,十平米的小屋宽大约只能同时站下三人,房屋摆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与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生活大致相同。两位老人年轻时开过一间小杂货店,出售矿泉水等生活必备用品。房屋中还有残存的储物架,但都已生锈。屋内为水泥地面,一楼常年受潮;二楼在雨天会出现漏雨现象,四角都变为灰黑色,墙皮掉落属正常现象。房屋冬天没有暖气,相邻多个住户共用一个卫生间。水管经常破裂,下水道常年堵塞。从一楼通往二楼都是木制楼梯,目前已摇摇欲坠,楼梯狭窄,再向上走便没有扶手。


如左图为甘肃路55号木制楼梯,右图为相距不远处武定路原警备司令部(现德爱大酒店)保护较好的德式老楼梯。

房屋外部大门破旧,70年来老人自己只更换过三次。外墙写满广告,从未有人整改,原建筑风格不再,只能看到破败、脏乱的街道。对比周边,有些已经没有住户的房子,大门之上的窗户都已碎裂,屋门只剩下一半。有些住户门前堆满遗弃的生活用具,更加影响了本就狭窄的街道的正常通行。


房屋由住户与天主教堂共同负责修缮。房屋若出现墙皮掉落等小问题则住户自己维修,若出现裂缝、漏雨等难以修缮的问题,住户向天主教堂房产处要求维修,但天主教堂房产处要价较高,老人们这些年更多是将就着住下来。每栋楼有多个住户,当房屋出现大面积破损状况时,共同出资维修。

房屋原为天主教堂房产,但因产权涉及历史原因复杂,长期住户也无法将房产购买过来。老住户多为退休工人,经济状况不佳,退休工资只够维持正常生活。原住户对房屋及周边居住状况苦不堪言,急切盼望房屋拆迁。


甘肃路片区早已被划为危房改造项目。据住户介绍,早在30年前就已经提出过拆迁补贴,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但并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原住户对此表示失望。该区域租住人员多为中青年外地务工人员。因本区域居住条件差,房租低而在此居住。他们并不关心房子的状况,住得不习惯了就离开,时间也不会太久,更多是图便宜。

房屋改造以方便居住为目的,住户虽知道这是近代教堂老房子,但因居住条件过差,并不会考虑在居住的基础上保持原貌,保护意识不强。


广东路向阳院


广东路向阳院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但它并没有像青岛八大关一样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开发,正门上的“向阳院”三个字都在逐渐消退,变得模糊不清。在这个破败的筒子楼里,住着许多外来务工的农民。一家一户,每一间房子二十平方米左右。这里的住户有外来务工人员,年逾古稀的老人,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有着一张占了一半面积的大床,一张简易的柜子,柜子上摆着电视,墙上挂着空调,门的左边是洗漱池,以及炊具。


在筒子楼里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表示,这些房子已多次说要进行拆迁重建但多年来未曾实施,老人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报纸,报纸上用圆珠笔画出拆迁范围。天主教堂会就房子漏水,木板损坏等小问题进行修补,但并没有拆迁的动向。采访过程中住户提到,这片地区比较复杂,牵扯到军区,天主教堂还有政府,所以尽管政府有心改造却也无力改造,也有商人来这里考察,也因牵扯到以上问题而最终放弃这片商业基地。



调查结论

大部分居民的确具有保护意识,但碍于财力,技术问题,有时也只能不了了之。第一,原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无处可寻,德式建筑的修缮材料需专厂特制,时间长,费用高昂,普通大众无力负担。第二,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专业工具,操作难度大。同时,居民保护意识受经济状况限制。经济状况好的住户更乐意对老宅进行修缮,经济状况差的住户只关心自身生活状况,无暇顾及对近代民居的原貌保护。保护程度好的民居主人更关注旅游卫生及周边设施建设,保护程度差的房屋主人急切盼望拆迁,租住人员不关心房屋状况。


近代民居遗产存在地域界限,公家所有与私人所有的建筑修缮状况天差地别。在文化属性上,民居遗产是没有界限的,是平等的,但是在地域属性上是有界限的。市南区旅游景点周边房屋修缮频繁,所用建筑材料遵循德式建筑原貌。

市南区旅游景点周边别墅破损程度轻,部分为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市南区远离旅游景点的老街深处及市北老城区民居破败不堪,一部分成为危楼,多次列入拆迁项目。目前,青岛注重名人故居,旅游景点的保护而忽略了普通民居的的保护,甚至导致很多建筑遗产遭到灭顶之灾,追根求源,主要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到建筑遗产的价值。


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及宗教三者间的不协调性是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一大阻碍。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德式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并非全部归政府管辖,如今演化为民居的天主教堂的保护与开发状况引人沉思。近代民居存在产权不清的情况,大致分为政府公有、个人所有、宗教所有三种类型。保护程度好的民居目前多为个人居住及商业买卖,年久失修的民居多用于租赁,住户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政府将其评定为危房,教堂提出开发条件,房地产开发商却不接受教堂房管处提出的开发条件,导致老住户仍居住在内,问题依旧存在。


文 | 范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