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亚游

课程思政案例 | 《演播室节目制作与应用》徐正则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演播室节目制作与应用》

徐正则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节目制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中。通过节目题材选择和制作,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的内涵,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融媒体环境下,全媒体内容生产与思想政治传播的有机融合,通过节目制作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难点

如何通过节目制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与认同。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策略

本课程以节目制作为载体,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具有思政特色的各类节目,使思政内容从抽象的理论走向现实场景,增强课堂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围绕大学思政类课程内容,设计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的节目制作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运用自身专业技能将思政理念生动传递。


教学方法

1.知识讲解

教师从理论入手,系统讲解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要点,同时阐释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节目主题与表达形式。

2.案例引用

结合经典电视节目或融媒体作品的案例,分析其内容设计与制作技巧,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节目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并实现有效的社会引导。

3.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红色文化、社会正能量等主题进行讨论,设计节目方案,明确制作思路,强化团队协作与创意输出。

4.实际操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完成节目制作任务,包括内容策划、拍摄与制作,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5.应用实践指导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给予实时反馈,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与表达难点,优化作品的主题呈现与技术效果。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1.案例讲解

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案例,分析如何将思政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相结合,探讨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及其价值引导作用。

2.小组讨论

学生选择制作主题,如红色文化主题、大学思政课程相关内容、社会正能量主题等。小组讨论并形成节目制作方案。

3.节目制作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将思政内容融入制作中,同时提升节目表现力。

4.成果展示与评析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节目,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节目内容与制作效果,分析亮点与不足,总结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

1.课程思政目标达成

教学评价的核心在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通过因势利导、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制作节目,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思政与专业融合

将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共同探讨和节目创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在节目制作中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积极性和重要性。

3.价值观塑造与技能提升

在完成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思政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还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升了专业技能。教学评价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在创作中自觉融入思政理念,是否具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并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4.长期影响力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未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专业技能在社会价值传播中的重要性,成为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


六、教学反思

在信息时代和自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可能。然而,自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发布者来自不同国家、拥有多元文化与信仰,导致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面对这些挑战,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同时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承担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艰巨任务。


作为肩负传播使命的广电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信息辨别能力,能够明辨网络谣言,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更需要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演练和互动讨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及时沟通与反馈,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针对性指导,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入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实际节目制作帮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主动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践行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