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莲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历史与时代认知
通过梳理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百余年的曲折与光辉发展史,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语境,帮助学生感受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媒介如何承继传统文化、反映时代价值,与国家同命运、与时代共呼吸。中国电影在战火中历经艰辛,而今在和平盛世中发展为年度总票房近610亿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这不仅让学生树立对历史的敬畏感,也增强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时代的责任感。
2.文化传承与创新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主线,剖析不同时代背景下制片公司、导演风格、商业类型和文化取向的变迁。通过电影史的学习,为学生勾勒出中国电影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时代图景,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3.国际视野与文化使命
引导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全球文化竞争的严峻现实,认识到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避免对西方文化的依附与屈从。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激励他们以独立自强的姿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以电影为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战火中的电影重生
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产业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重创。一代代爱国电影人排除万难,在战火废墟中重建中国电影产业,并创作出左翼电影、史诗电影、新写实主义等经典电影文本,这些作品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这一时期的电影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其家国情怀。
2.封锁中的艺术坚守
改革开放之前,部分西方国家因政治壁垒对中国内地电影采取经济封锁和文化鄙夷。在此背景下,新中国电影人以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法,创作出诸多经典电影,并逐步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这一教学重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电影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创造力,增强其文化自信。
3.当代电影的困境与突围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发展的新高潮,但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折扣和认识偏差。中国电影不仅是传播传统文化、塑造现代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产业,同时对中国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代中国电影在创作与传播中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激励他们关注并参与文化创新。
教学难点
1.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电影的中华文化血脉传承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电影在不同创作语境下,始终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血脉,其艺术风格与传播逻辑体现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特征。在教学中强调两地电影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联系,旨在提升学生的爱国统一意识和对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认同。
2.早期电影史料的多元补充
由于早期中国电影影像资料稀少,教学需要大量补充电影海报、剧照、期刊报道、评论与历史照片等文献资料。这对课程设计和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考验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和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国电影史》课程通过系统介绍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的曲折与光辉发展历程,分为上下两篇,分别讲述中国早期电影(1905-1949)和新中国电影(1949至今)的历史发展。为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嵌入以下思政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与策略
1.教学内容设计
上篇:中国早期电影(1905-1949)
重点分析无声电影、左翼电影运动、抗战期间电影发展等,探讨电影作为文化承载与抗争媒介的独特作用。
下篇:新中国电影(1949至今)
关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电影的政治化、新时期电影的美学创新与全球传播策略。
2.有机嵌入思政内容
第二章:中国电影的萌芽、探索与发展(1905-1936)
案例选取:《定军山》《武汉战争》《孤儿救祖记》《庄子试妻》等早期电影作品。
思政目标:通过早期电影诞生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揭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兴国运兴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三结合”教学策略
感性与理性结合:通过电影片段、历史文献及教学讲解,引导学生从直观感知到深度思考,提升对电影艺术与文化内涵的理解。
历史与当代结合:将早期电影发展的历史与当代电影文化传播语境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认识。
课堂与课外结合:课堂内开展主题讨论与案例分析,课外布置影评与延伸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分析能力。
2.“动静相宜”教学方法
动态教学资源:通过早期电影片段、电影海报、历史图片等动态资源,增强学生对电影史料的感性认知。
静态文献剖析:结合电影期刊评论、剧照等静态资料,引导学生从细节中还原历史背景,深刻理解电影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3.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活动
线下观摩:学生分组观看早期中国电影,并结合历史背景撰写800字影评,探讨电影主题与时代关系,提交至课程微信群供教师点评。
线上分享: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分享课程PPT大纲、推荐延伸阅读书目,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辅助资源。
4.案例教学与专题讨论
通过经典案例(如《定军山》的诞生、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与毁灭、滑稽短片的社会反映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与社会现实、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
围绕特定主题(如“文化自信的构建与传播”“早期电影中的爱国主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活动示例
1.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
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结合,剖析中国早期电影创作背景、风格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具体电影作品中感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电影片段与历史文献观摩
学生观摩《定军山》等经典片段,结合电影海报、期刊评论等文献,深入理解电影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分组任务与成果展示
学生分组分析某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及其社会背景,完成主题报告并在课堂展示,教师点评与总结,鼓励多角度思考。
4.课后延伸阅读与线上分享
教师推荐相关书籍与资源,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学生将影评与学习心得通过线上平台分享,加强课堂外交流与思考。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知识讲授与思政引入
1.专业知识讲解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讲解中国电影史的专业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与时间脉络。
2.有机嵌入思政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章节设计的关键思政内容适时延展讲解,结合丰富、生动的历史资料(如电影片段、电影海报、历史文献等),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意义。
示例:重点思政话题
梅兰芳等艺术家如何以电影为媒介,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商务印书馆在战火中被毁的文化之痛,引发学生思考捍卫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滑稽短片、时事新剧等电影类型作为“燃犀录”,如何折射时代风貌,成为反映时代风云的文化号角。
郑正秋等电影先辈如何在乱世中坚守家国情怀,以电影为媒介履行社会教育使命。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
1.分组任务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思政话题,围绕以下任务开展讨论:
结合电影史知识,深入挖掘相关思政内涵。
进行课后线下资料搜集,包括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多形式素材。
从历史视角和当代语境出发,形成独立论点,推进思政思考。
2.课堂宣讲与交流
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通过逻辑清晰的表达和案例剖析,分享讨论成果。宣讲过程中鼓励学生表达独特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有深度的思考。
目标:通过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其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第三阶段:教师总结与启发引导
1.互动答疑与思路点拨
教师在线上与学生互动答疑,针对思政讨论中的疑难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深化思考。
2.课堂评析与宏观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宣讲进行总结评析,从知识性和思政性双重维度提出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宏观的分析视野与更深入的思政认知。
示例:教师启发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如何从梅兰芳、郑正秋等电影先辈身上汲取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
面对当代文化挑战,如何用电影这一媒介推动文化自信的构建?
五、教学评价
1.基础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论文与影评写作,考察学生对中国电影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理论分析能力。
2.拓展评价
学生能否结合专业知识,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中国电影经典进行分析,同时对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策略与改进提出独到见解。
3.综合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与课外参与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1.思政内容的有机嵌入
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大纲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师需要仔细梳理专业教学的主线,发掘能够自然嵌入思政教育的关键节点,并以恰当的角度呈现这些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学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尤为重要,需要结合电影片段、历史文献和文化现象等多元素材,精心设计具有深度和新意的思政教学点,确保内容生动且具有教育意义。
2.严肃史料与生动方法的结合
如何平衡严肃的历史史料与活泼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成效的关键。教学中,通过引入丰富的电影影像资料、文献资料以及互动讨论,激发学生“以史为鉴”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历史反思中感悟电影作为文化媒介的深刻意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历史理解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探索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策略与趋势,使其成长为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影视从业者。
3.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课程思政的深刻效果不仅依赖教师的引领和启发,更依赖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教师的讲解是引导和启发,而更深入的理论观点和思政认知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挖掘。在分组讨论、资料整理和宣讲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历史时空中爱国电影人的家国情怀,逐步构建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观点。当他们透过历史材料感受到全球文化竞争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时,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达成。
4.持续影响与教育效果的反思
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这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深刻的情感共鸣和逻辑思辨,实现对学生长久而广泛的影响。只有当学生能将课程中学到的思政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在未来实践中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捍卫文化自信的责任时,课程的教育价值才算得以真正体现。
改进方向
1.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资源,拓宽教学资料来源,增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参与感与贴近性。
2.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跨学科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对电影史和思政主题的综合认知。
3.强化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化认同的培养效果,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设计,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广泛性与深远性。